您好!欢迎访问广东怡轩园林网站!

手机服务热线:
189-2598-0589

公司新闻

兔年广州绿化公司来说说园林里的“兔”

兔年已经来临,广州绿化公司小编首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兔”飞猛进、大展鸿“兔”前一阵子,为了迎接癸卯兔年的到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13枚兔年金银纪念币。有些细心的朋友惊喜地发现:在面值10元扇形银币和面值50元长方形银币的图案上,都出现了中国园林里的漏窗!


其实,这已经不是兔子第一次跟中国园林产生联系了。兔子与中国人相伴已有几千年时间,早就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民间风俗、书法绘画、文学创作……作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园林里面当然也少不了兔子的身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欣赏中国园林里面跟“兔”有关的10处地方。

第1处:西汉“兔园”。如果要评选“跟兔子有关的中国园林,历史最悠久是哪一座”,那无疑是西汉初年的兔园。它位于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其主人是汉景帝的弟弟、汉武帝的叔叔梁孝王刘武,所以也被称为“梁园”、“睢园”。据文献记载,兔园方圆三百余里,是一座大型人工山水园,里面养了大量珍禽异兽(当然,也包括兔子)。此外,广州绿化公司小编认为园中有百灵山、雁池、鹤洲、凫渚……甚至还有一座园中园“修竹园”。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前半句指的就是这里。


梁孝王平时喜欢招贤纳士,所以兔园之中聚集了许多文人雅客,其中就包括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这里,司马相如写出了辞藻华丽的汉赋名篇《子虚赋》,同时也心怀远大抱负地感叹过“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
直到梁孝王去世几年之后,司马相如才得到汉武帝赏识,并且写出了更著名的《上林赋》而这座兔园,不仅为中国文学史贡献了文坛佳话“梁园风雅”,更是凭借“梁园雪霁”成为汴京八景之一。

第2处:东汉“兔苑”。东汉后期的洛阳兔苑,同样跟兔子有关,同样也可以被称为“梁园”,因为它的主人真的姓梁——外戚权臣“跋扈将军”梁冀有人猜测,梁冀建造兔苑可能是为了附庸风雅,效仿梁孝王刘武。但实际上,他完全是东施效颦,连皮毛都没学到。比如说,他花了好几年时间修建完楼观众多的兔苑之后,并没有招贤纳士,而是要求全国各地为自己进献大量活兔子,然后把它们放养在兔苑里面。


更奇葩的是,他还下令在每一只兔子身上做好标记,禁止任何人私自捕杀兔子。结果有一次,一位胡商误杀了园中的兔子,遭到梁冀治罪,最后搭上了多条人命。后来,梁冀被汉桓帝满门抄斩。这一座奢侈豪华的兔苑跟其他家产一起被充公变卖后,经过计算,竟然相当于东汉朝廷半年的租税收入。

第3处:“金蟾玉兔”瓦当。既然说到汉朝园林,那么就不得不提汉朝建筑里的一种著名装饰物——瓦当从先秦到西汉初年,瓦当纹样多以动植物图案为主,比如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四神瓦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就诞生于这一时期。在中国古人眼中,广州绿化公司月亮上的阴影非常像一只蟾蜍和一只兔子,于是大家想象月亮上生活着金蟾和玉兔

而圆圆的瓦当,正好可以跟圆圆的月亮联系起来。于是人们在烧制瓦当时,就会在上面绘画金蟾和玉兔,含蓄委婉地表达追求长生不老的心愿。但汉武帝登基后大兴土木,瓦当图案明显不够用,大家只好用文字在瓦当上直抒胸臆:汉并天下、四夷尽服、延年益寿、永寿无疆……就这样,图案瓦当迅速减少,“金蟾玉兔”瓦当现在更是变得十分珍贵。

第4处:颐和园长廊“嫦娥奔月”彩画。说到玉兔,大家自然就会想到著名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在颐和园长廊上的彩画之中,有一幅就是画的这个故事。按照民间说法,月亮上的玉兔应该每天拿着捣药杵制造长生不老药才对。但在很多关于嫦娥的艺术作品中,玉兔都是作为宠物被嫦娥姐姐亲切地抱在自己怀里的。

在《西游记》中,玉兔不仅会捣药,而且会下凡捣蛋,在天竺国给唐僧师徒四人添过堵。而《西游记》的故事内容,更是颐和园长廊彩画的常见题材: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通天河……感兴趣的朋友以后参观颐和园时,广州绿化公司小编希望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有没有天竺国这段故事。


第5处:颐和园长廊“蓝桥捣药”彩画。还有一个发生在唐朝时期的奇幻故事,里面也出现了玉兔。广州绿化公司这个故事出自唐传奇《裴航》书生裴航在蓝桥驿投宿时,遇到了少女云英和她祖母,于是向祖母提亲。但祖母要求,他只有用玉杵臼把一粒玄霜灵丹捣一百天,炼成长生不老的仙丹给自己服用,才会答应。

于是,裴航日夜捣药不止,月宫里的玉兔被感动后每天来悄悄帮他捣药。最终,祖母答应了这门亲事。广州绿化公司后来,这个故事经过不断改编,出现了《裴航遇云英》《蓝桥记》《蓝桥玉杵记》话本和杂剧,变得家喻户晓。所以,在颐和园长廊彩画里出现“蓝桥捣药”的故事,也就不奇怪了。

第6处:故宫博物院《御临黄筌花鸟卷》。刚才提到的几幅绘画作品,都出自园林匠人之手。而现在要说的这一幅,是妥妥的“御笔”,它的创作者是明朝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在这幅《御临黄筌花鸟卷》中,朱瞻基模仿五代画家黄筌的风格,工整精细地画了一组动植物,尽显皇家富贵之气。其中最抢镜的,无疑是那几只白兔

在明清之前,广州绿化公司中国古代的兔子绝大部分是灰褐色的野兔。白兔因为罕见而被认为是祥瑞之兆,所以经常被进献给朝廷,并且常常成为画家笔下的主角。明朝末年,西方的白色家兔传入中国并培育成功,白兔数量变得“兔”飞猛进。从此,官方渐渐不再把白兔视为祥瑞。但中国人对白兔的喜爱,没有丝毫削减,直到今天还在传唱“小白兔,白又白”的儿歌。


第7处:故宫博物院《乾隆皇帝射猎图》。这一幅绘画,也跟皇帝有关,而且还是我们大家并不陌生的乾隆皇帝该画出自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和其他宫廷画师之手,展现的是乾隆皇帝等人在南苑猎场捕射野兔的动感瞬间。

南苑也叫南海子,位于北京城南一带,早在辽金元时期就已经被作为帝王猎囿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光绪年间,先后有近20位皇帝到南海子来巡游、狩猎、阅武,累计约200次。仅康熙皇帝一人,就来过将近130次。康乾盛世期间,南海子与紫禁城、三山五园共同构成了北京皇家文化的三大核心。“南囿秋风”更是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

第8处:北京“兔儿山”。明朝时期的皇帝,还有一处阅武的地方,那就是西安门内往南的兔儿山据文献推测,兔儿山可能是辽代的夏季行宫,里面的山石大部分来自北宋末年宋徽宗建造的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在兔儿山南部建造燕王府,把兔儿山变成了自己家的后花园。


永乐、宣德时期,兔儿山是阅武场;嘉靖时期,这里是修道场。此外,每到重阳节时,皇帝还会带着家眷到兔儿山登高,吃迎霜兔,饮菊花酒。但清朝建立之后,兔儿山逐渐荒废。到纪晓岚写《阅微草堂笔记》时,它已经只剩下几句简略的传闻。就连它的名字,都在民国时期变为“图样山”,最终成为一条胡同的名字。


第9处:圆明园十二生肖“兔首”。“万园之园”圆明园被毁之后,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流落世界各地。2009年,兔首铜像和鼠首铜像出现在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最终被中国收藏家蔡铭超拍下。但蔡铭超后来表示拒绝付款,导致流拍,结果引起一番激烈的争论。

更有趣的是,随着生长,这些小兔子的耳朵会变得越来越长。在炎热的夏季,这些兔耳朵就会慢慢耷拉下来,最终枯萎。但到了秋天,只要浇足水,可爱的小兔子就会再次出现。是不是很神奇?新的一年,如果你想在自己桌上养一盆可爱的“兔子”,广州绿化公司小编推荐可以试试这个哦。

兔子由于繁殖能力强,所以有着“多子多孙”的美好寓意。广州绿化公司小编在中国园林中,有着美好寓意的图案常常出现在漏窗、铺地、彩画等多个地方。你如果有机会到园中游览,不妨留意观察一下,自己找找看。

>>>点击广州绿化公司了解更多养护案例<<<

广东怡轩园林绿化公司拥有丰富的绿化养护经验,养护技术力量雄厚。一站式绿化养护服务平台,专业的服务品质,口碑良好!旨在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绿化养护、园林设计、绿化工程等一体化服务。如有需要,欢迎拨打服务热线18925980589或登录我们的官网www.gdyixuanyl.com在线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广东怡轩园林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太平九潭东通宝写字楼A座二楼211号 电话:400-060-9738 传真:0757-85517705

手机:189-2598-0589 联系人:蒋先生 备案号:粤ICP备2020081566号